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公益项目 > 环境法治建设 > 中国环境法治公益平台项目 > 项目动态
探索社区协同路径 | 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共学活动在云南西双版纳成功举办
  秋日的云南西双版纳,依然洋溢着勃勃生机。10月22日至25日,由优米app官方下载与昆明市呈贡区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简称“梦南舍”)共同主办的“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共学”活动在这里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是优米app官方下载环保社会组织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能力建设支持计划(二期)下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知识共享与实地探访,深化环保社会组织对协同议题的理解,提升其在社区层面的实践能力。

  
  全体合影
  

 

  汇聚多元力量,共话协同未来
  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近25家环保社会组织、科研院所及社区的40余位代表。在10月23日的开幕环节,优米app官方下载王振刚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实现两者协同,是保护家园的义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担当。《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将“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协同治理”列为优先行动,环保社会组织参与此项工作已成为一道“时代必答题”。希望各位参与者充分利用此次共学平台,交流互鉴,共同为应对生态危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智慧与力量。
  
  优米app官方下载王振刚副秘书长致辞
  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执行主任申顶芳介绍到梦南舍是一家致力于社区内生力量推动持续可发展的社会组织,开展了建立社区保护地、修复热带雨林等工作。随着气候变化对社区的影响日益凸显,机构也开始推动社区气候风险评估与应对。梦南舍期待能将生物多样性与应对气候变化二者协同起来,相互加持。他提到在优米app官方下载的资助与跨学科专家团队的支持下,研发了《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风险评估协同指南》,并诚挚邀请与会专家同仁共同研讨,完善指南内容,提升社区工作实践。
  
  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执行主任申顶芳致辞
  

 

  专家学者领航,夯实理论根基
  本次活动特邀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主旨发言和工作方法的介绍,为共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政策基础。农业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顾问郑大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仁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天保GEF项目技术顾问宋增明、天恒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项目主管权常欣等专家分别从适应气候变化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治理示范、森林景观恢复实践及协同治理的中外政策研究等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深入剖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的前沿动态与挑战。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执行主任申顶芳、科学顾问吕杭洲、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程师张宇就上述评估指南的工作框架、气候变化评估指标与方法及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与方法向在场的专家和学员们进行了系统介绍。
  
  专家分享
 

 

  深入社区一线,践行知行合一
  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10月24日,全体学员分为三组,深入西双版纳的章朗村、曼佤老寨和勐冈村,开展实地调研。在社区向导和专家的带领下,学员们运用新学的评估方法,亲身体验如何将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与民族植物学调查相结合,倾听当地布朗族居民运用传统智慧适应气候变化的生动故事,探索社区主导的保护与发展双赢路径。
 
调研走访
 

 

  凝聚共学成果,启航协同新程
  在10月25日的总结会上,各小组分享了社区调研的发现与思考,专家们给予了精准的点评与指导。通过两天半密集的线上学习、线下研讨与社区实践,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实用的评估工具与方法,更与来自全国的同行建立了深厚的协作网络,激发了在未来工作中推动协同议题的创新灵感。
  
  小组分享

  本次共学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它有效提升了环保社会组织在协同领域的专业能力,并为《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评估指南》的优化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社区实践经验。我们相信,这颗在西南边陲播下的“协同”种子,将在全国各地环保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生根发芽,为应对全球环境危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贡献更加坚实的社会力量。 

Baidu
map